2015年5月11日 星期一

Stargazing101 觀星入門(3):大犬座(Canis Major)


這段時間,在夜晚8點左右,如果西面開揚的話,你會在西面差不多地平線的地方看到3顆比較亮的星。
有一顆最光亮的,金黃色的天體,它不是恆星,而是我們的鄰居:金星(Venus)金星的上面,是木星(Jupiter)

而在金星的西面望過去,就是在地球上看,除了太陽以外最明亮的恆星:天狼星(Sirius)

天狼星不難找。只要找到獵戶座(Orion)天狼星其實就在獵戶座右腳的腳邊。
天狼星是屬於一個叫做大犬座(Canis Major)的冬季星座的恆星。身為夜間最明亮的恆星,不同文明都早有著天狼星的觀測記錄。最出名的要數古埃及人,他們認為每年當天狼星第一天於日出前出現的話(Heliacal Rising),尼羅河便會氾濫(當然這每年一次的尼羅河氾濫其實是因為每年約這個時候,埃塞俄比亞山區開始大雨,洪水流入尼羅河而形成)。因著這每年一次的河水氾濫,埃及每年8月1日開始會有歷時15天的慶典(Wafaa el Nil)。而這個假期便是由天狼星的Heliacal rising而定。
天狼星的Heliacal Rising - 當日出前,天狼星剛好在地平線上可見時,便是Heliacal Rising。

在希臘神話之中,大犬其實是一隻名叫Laelaps的神犬,這隻神犬是宙斯送給他的情婦歐羅巴(Europa)的禮物。相傳Laelaps是一隻甚麼獵物都能捉到的獵犬。


這隻獵犬輾轉間傳到歐羅巴的兒子米羅斯(Minos),再傳到刻法羅斯(Cephalus)手中 。當時,有一隻巨大妖狐(Teumessian Fox)作惡。於是,刻法羅斯就帶著獵犬去捉這隻妖狐。

需要到主角出場,這妖狐當然不是泛泛之輩。這隻狐狸是號稱…………







永遠不會被捉到的!(唓…)
都係《狐忍》呢隻勁啲!
於是,犬與狐就展開了漫長的追逐戰…這其實有點像中國的成語故事自相矛盾!
甚麼都捉到的獵犬 vs 永遠不會被捉的狐狸
這場追逐持續了很久,而且宙斯應該一直在吃花生看戲。因為到最後是宙斯覺得太悶,看不下去了,就把這兩隻動物都變成石像,而Laelaps就被宙斯升上天空成為了大犬座。刻法羅斯的寵物就這麼無聊就沒有了…

天狼星其實是一個雙星系統(Binary Star)。我們平常看到的是天狼星A星,是一個白色的主序星。旁邊其實還有一顆很暗的白矮星,稱為B星。天狼星B星會圍繞著天狼星A星公轉,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雙星系統。
中間的是A星,左下的小白點就是B星
Credit: ESA
大犬座中,還有一些著名的深空天體。包括目視星等4.5等的M41星團。在光害較少的地方很容易看到。

M41
Credit: NASA
另一個位於大犬座較著名的深空天體是編號NGC 2359的星雲雷神之盔(Thor's Helmet)


像嗎?

大犬座對天體物理來說亦具有深遠的意義,因為它擁有星系合併的觀測證據。

其中一個是大犬座矮星系(Canis Major Dwarf Galaxy)

以紅外線拍攝的銀河。下方有一團光影便是大犬座矮星系。
大犬座矮星系是一個不規則星系。它距離銀河系約2萬8千光年遠,相信是離銀河系最近的矮星系。這個矮星系呈一個細長的結構,天文學家相信這是因為它正被我們身處的銀河系的引力拉扯。數以億計的恆星正一邊圍繞銀河系,一邊被扯入銀河系之中,形成著名的三環結構—麒麟座環(Monoceros Ring)


另一個就是NGC 2207星系。

NGC 2207是一個螺旋星系,它旁邊有一個較細小的棒螺旋星系IC 2163NGC 2207星系現在剛開始接觸並和IC 2163星系碰撞,所以兩個星系的外型都還得以保持。不過天文學家計算後相信再過約一億年左右,兩個星系便會合併成一個更大的橢圓星系。

天狼星在日落時分接近地平線,代表冬季的星座就要在夜空消失,所以下一次,我會介紹另一個季節的星座。

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宇宙の鍊金術師 - 恆星[國際光之年]



莎士比亞的王子復仇記中,Hamlet寫了一封信給Ophelia,內容是這樣的:
Doubt thou the stars are fire; doubt that the sun doth move; doubt truth to be a liar; but never doubt I love.
你可以懷疑星星都是火焰;你可以懷疑太陽其實是在天上移動;你可以懷疑真理都是謊言;但永遠不要懷疑我的愛。

可惜沒有人會當面更正Hamlet,星星的確星一團“火焰”呢。

同樣的誤解也出現在獅子王(Lion King)中:


Pumbaa:Timon,你有試猜過天上的小星星是甚麼嗎?
Timon:我不用猜,我知道是甚麼。
Pumbaa:噢,那是甚麼?
Timon: 是螢火蟲啦,螢火蟲飛上去時給那些藍藍黑黑的東西黏住了。
Pumbaa:噢…我還經常以為那些是幾十億里外燃燒著的氣團呢。
Timba:Pumbaa,和你在一起,甚麼都變成是氣體了。

其實,Pumbaa是對的,星星的確是在宇宙間燃燒中的氣體。

可是,是甚樣燃燒的呢?

會不會是簡單如我們日常見到的燃燒過程?

在19世紀初,就已經有人計算,如果假設整個太陽都是由氧和炭組成,那普通方式燃燒達致太陽的亮度,太陽到底可以燃燒多久? 計算出來的答案是1000年左右。

你也覺得不可能吧… 那不就表示最早要在宋朝開始才有太陽出現?即使以當時已知最強的化學反應去計算也只能得出三千年的時間。當時的宇宙觀是由教會主導,大眾主要信奉一位17世紀德高望重的愛爾蘭大主教James Ussher的學說。Ussher以聖經為根本,推論出世界是於公元前4004年的秋分(以當時的朱利安曆proleptic Julian Calendar計算),即10月22日星期六黃昏6點創造(Annals of the World, 1650)。以當時的想法,那太陽至少要有5千多年的壽命才合理。
James Ussher 1581-1656
到了1854年,英國科學家William Thomson(即後來的Lord Kelvin,計算出絕對零度是-273.15°C的那個科學家)嘗試以重力產生的能量去解釋太陽的熱力之源。
William Thomson (aka Lord Kelvin) 1824-1907
當時物理學的巨頭們,包括德國的Helmholtz、Mayer、蘇格蘭的Waterson等都覺得引力是太陽發熱發亮的來源。(其實,他們當時除了引力之外,對其他能量來源所知甚少…)Thomson和Helmholtz提出兩個太陽發光的能量源:
  1. 隕石撞擊太陽表面所釋放的能量轉化為太陽的能量。
  2. 太陽在塌縮的過程中,釋放的能量成為了熱能。
聽起來好像天方夜譚吧,不過當時這可是一個相當革新的看法呢。

1854年,Lord Kelvin宣布他用隕石撞擊的模型計算出太陽的壽命約二千萬年。似乎和當時的宇宙觀十分脗合。不過,天文觀測却少有看見大量隕石撞擊太陽去提供這龐大的能量。

於是在1862年,Lord Kelvin用太陽表面塌縮的模型重新計算,得出太陽壽命約三千萬年的上限。

其實,當中是有一些"小"插曲的。1859年,達爾文(Charles Darwin)發表了他對物種演化的著作物始原種(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by natural selection)。當中他推論土谷剝蝕需要約三億年的時間,所以地球的年齡至少有三億年以上。這和Lord Kelvin的計算就不符了,因為地球不可能早於太陽誕生。
Charles Darwin 1809-1882
當然,Lord Kelvin是堅信自己的演算是正確無誤的。所以他不停撰文攻擊達爾文。當時Lord Kelvin是一位英國科學界享負盛名的名人,大家都對他的計算深信不疑。所以,在物始原種的最後版本之中,達爾文把所有有關提及時間推論的字眼都刪去…他於1869在寫給他同事Alfred Wallace的信中提到:
Thomson's views on the recent age of the world have been for some time one of my sorest troubles.
於是大家就高高興興以為問題終於解決了⋯

不過,在往後的幾十年間,物理的發展是人人都始料不及的。

1896年,Röntgen和Becquerel發現了放射性物質。科學家發現放射性能夠利用來作物質的年齡鑑定。其後以放射性鑑年法,地質學家斷定地球的年齡是46億年。如果這是對的話,那Lord Kelvin的理論就可以宣判死刑了。

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了E=mc2的質能互換公式。當然,他還不知道應該怎麼應用⋯

到了1920年,事情出現了轉機。
英國物理學家Aston發現四個氫原子核竟然比一個氦原子核重0.7%。當時科學界幾乎都肯定四個氫原子核(四個質子)和一個氦原子(兩個中子和兩個質子)是差不多一樣重的,至少不會有7%的差距。

英國天文學家Eddington作為英國當時少數熟悉相對論的學者之一,自然會聯想到這消失的0.7%會否和能量有關係?宇宙中存在大量的氫氣,如果有機制解釋由氫轉化成其他元素的方法的話,地球上不同的元素的來源可能就有解釋了⋯
愛因斯坦和Eddington
於是,同年Eddington提出太陽的能量來源是來自於這0.7%的質量差距—核子融合反應。他猜想,如果氦氣是由4個氫原子組成的話,那當中的質量會有0.7%是消失了的。這些能量有可能經由愛因斯坦的質能轉換方程式E=mc2轉化成能量了。這些能量就是太陽發光發熱的來源。

這個過程我們稱之為核聚變(Nuclear Fusion)。核聚變是甚麼?好!先溫習一下中四的化學課。

地球上有各種不同元素,都是由不同的原子所組成。原子裹面由各種數量的質子、中子和電子組成。質子和中子的重量差不多,電子則只有約中子8000分之一的重量。

大部份的氫擁有一粒質子、一粒電子。

大部份的氦擁有兩粒質子、兩粒中子和兩粒電子。
氫(左)和氦(右)原子結構
如果有方法強行擠壓四個氫原子核在一起的話,經過核子反應,是會聚成一個氦原子的。就是把輕的元素聚變成較重的元素的一個過程。
簡化版氫核聚變

同樣道理,就好像鍊金術一樣,其他更重的元素也能經同樣過程轉成再重的元素。

Eddington提出太陽中蘊含大量的氫原子,這些氫原子在不停轉化成氦原子。這就能提供足夠而且穩定的能量去支持太陽發熱發光。那核聚變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呢?

1克的氫轉化成0.993克的氦,那0.007克的質量所產生的能量轉化成內功輸入我體內,我可以抱起一艘載滿貨物的貨輪(以6萬噸計)由山腳帶上大帽山了。

太陽的總質量大約是198,85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克,不用經過計算都能感受到那龐大的能量了吧。

隨後幾代的物理學家,包括Gamov、Bethe、Schwarzschild等等,再進一步發展這套理論,現在,我們一般相信太陽,甚至宇宙中的所有恆星都是經過核聚變,把質量轉化成能量去提供給恆星發光發熱。

以太陽計算,如果使用核聚變發光的話,太陽的壽命約為100億年。估計現在太陽已形成了約50億年。所以,太陽離“燃料耗盡”的日子尚餘50億年的時間。

進入21世紀,世界開始關注傳統石油能源即將耗盡的問題,所以近幾十年很多公司機構努力投入資源開發新能源,太陽能是其中之一。

使用太陽能主要是利用一種半導體造成太陽能板,放在能接收陽光的地方去吸收太陽能替水管加熱或轉化成電力。這種發電方法乾淨、對環境的破壞亦小,而且至少可以再用個50億年,所以很多公司都在努力開發不同方法收集太陽能並且降低成本。
家居使用太陽能板
不過,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科學家已經以另一種方式的太陽能在發展。概念是在地球造人工太陽!如果能在地球上造一個小型的太陽,我們不就可以不停的收集巨大的能源了?


蜘蛛俠中,八爪魚博士就成功製造過人工太陽

聽起來好像很好,又好像很簡單,其實不然。

要做一個人工太陽,即是要在地球複製一個核聚變反應堆。可以要產生核聚變,必需要有至少攝氏1億度的高溫,而且要有十分高壓的環境使燃料聚在一起。太陽的內部本身就能提供這類環境,所以太陽發生核聚變是很自然的事,但如何在地球複製這樣的環境呢?

這個工程看似Mission Impossible,但科學家可不會這麼簡單就打退堂鼓的。

前蘇聯在1950年代就發明了一個設施—TOKAMAK。它是一個大型的機器,科學家把氫離子注入TOKAMAK之內,用磁場把離子漿提昇起來並開始加速,使離子在一個圓環的軌道之中流動。科學家期望當溫度達至1億度的時候就會點燃核聚變。
利用磁場使離子漿離地 - from WIKI



TOKAMAK運作原理

另一個較新的方法,是美國的NIF(National Ignition Facility)。概念是用192支高能量的雷射槍分佈於一個球形設施之中,然後同時向一個氫氣丸射出雷射光束。在短時間內,氫氣丸會被加熱至高溫,然後會產生爆炸。根據牛頓力學第三定律,當氫氣丸的外殼發生爆炸後,氫氣丸內部會被瞬間加壓從而達至高溫高壓的條件。這樣內裡的氫氣粒子就會自動引發核聚變。
"盛載"核聚變的"容器" - credit: NIF
容器裡每一個洞將會放入一條雷射束 - credit: NIF


NIF運作原理,有興趣可看全片。

雖然直至現在這兩個實驗還未能提供穩定的核聚變反應,但世界上有幾十個國家正進行規模不一的TOKAMAK和NIF實驗。原因?

核聚變能提供十分潔淨的發電方法,因為核聚變的副產品主要是氦、碳、氧、鐵等元素,不帶幅射。而且,發電量是大得驚人的,如果一個核聚變反應堆能建成,你放一杯水入去作燃料,發電量足夠一個香港般的大城市用一個星期!

還有,原油價格不停升,升至100美元一桶,難保有一天會升至300美元一桶甚至更高,如果你的國家有一個核聚變的發電機,人家賣一千美元一桶石油還關你事嗎?

所以成日有人問我天體物理有咩用,等人工核聚變成功了時我就又多一個答案可以提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