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2日 星期三

而我不知「星軌」是甚麼


數碼相機的發展,顛覆了攝影的傳統。影相不再是一個像二十年前般奢侈的興趣。而且能即時看到成品,學習的難度和成本也下降了不少。於是相機不再只是攝影師的“搵食工具”,很多人即使不是專業攝影師,都擁有一部,甚至多部相機。

做完龍友影“o靚模”、影風景、影候鳥之後,相機還有沒有其他用處呢?夜攝如何呢?

影夜景逐漸成為各攝影發燒友開始會涉獵的範圍。而夜景除了拍街燈之外,星空就是另一個熱門的題材。

事實上,業餘天文學家很多時候都會參與天文攝影。因為作為觀測記錄的工具,用手畫是無論如何也比不上把天體拍攝下來的。

就在各大相機公司開始投入精力去生產天文攝影的相機後,開始有較多的人去參與星空拍攝。

不過,近差不多十年來出現了一個新名詞—星軌

當我第一次聽的時候,是有人問我「點樣影星軌?」。我想了幾秒鐘,這名詞我聽都未聽過⋯我以為他是指日行跡(Analemma)

我記得我說出了一句嚇壞他的說話:影日行跡,你要把相機放在一個地方,一年不動,所有相機設定也不動,每天或隔一段日子,同一個時間你拍攝那個天區的太陽,多重曝光後就是了。

他眼睛瞪得大大的,下巴差不多到地板,說「星軌喎?」

我想了一想,也對哦,Analemma主要針對太陽,是指因太陽在天球的軌道每年不同的日子都在不停改變(可參考天文誌中關於春分的文章),於是當用一年時間,每天同一時間記錄太陽的位置,就會出現一個類似8字的軌跡。


他說星軌,難道是行星的逆行運動(Retrograde motion)
本來所有的天體在天球上都是東昇西落的,所以在天球向東運行一般叫作順行(Prograde)。
逆行運動是指與地球相鄰的行星在距離地球很接近時,因地球的公轉速度較快的原因,而引致該行星看起來像是在天球中向西移動的現象。
假設你身在藍色的星球上,看紅色星球的運動。你看到的天球就正如深藍色的平面。紅色的星球就會出現在天球停一停頓,甚至反向行走的現象。

From Wikipedia

「如果係影行星逆行,都係差唔多啦,只不過要查吓邊段日子會逆行,又係每晚同一個時間拍一張,疊起嚟就係啦!」

他看起來不太滿意答案,拿出一本雜誌的相片,說「咁影完疊完就會變成咁?」
From Nikon Website
哦~原來他是說星流跡(Star Trail)呀⋯

星流跡其實是地球自轉的結果。地球自轉,於是恆星看起來在天球上東昇西落。如果把恆星的行走軌跡都記錄在底片上,就形成一幅星流跡了。

所以,拍攝星流跡是比較簡單的,只要把相機固定向著天球的其中一個範圍,再長時間曝光,譬如以前用菲林相機,開著B快門,開著幾十分鐘甚至一、兩個小時就可以得到一張星流跡了。

如果想成品好像上圖般一個個同心圓的效果的話,就要將北極星放入視場之中。

如果視場之中沒有北極星的話,就會拍出另一種的星流跡
From Wikipedia
這是一種叫做固定攝影的天文攝影方法。算是天文攝影中最簡單,需要器材最少的一種。只要你有一部相機,有一個穩定的腳架,就可以了。

數碼相機拍攝,就可以再好好運用電腦科技。只要用相機拍攝同一個範圍,每張曝光幾十秒,拍幾十張、甚至過百張,用軟件把相片疊起來也可以製成一張星流跡,市面上有很多軟件可以把照片疊起來,有免費的,也有收費的。

疊相的好處是可以消除相片的雜訊,尤其在香港光害較大,所以分開多次曝光的話,每張相片受光害的影響也較少。

那星軌是說錯的囉?

其實也說不準。現在稱這叫做星軌的人越來越多,難保有一天就真的所有人都叫星軌了。

但也想大家知道,這其實是“星流跡”呀!聽起來,不專業一點嗎?我就是稱它做星流跡的,嘻嘻~

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

聽不到的說話—光


天文是科學,而科學的基本就是證據。科學研究都是由推導理論開始,但最終都要從實驗確認,再由現實的現象證明。

如果從事化學(Chemistry)研究,你可以“左溝右溝”去測試化學反應。

如果從事生物(Biology)研究,你可以近距離觀察,甚至抽樣研究各樣動、植物。

如果研究物理(Physics),力學、電力學⋯你都可以親身做實驗研究。

但是天文研究,我們不能去拿取太陽,不能嘗試把牛郎星(Altair)和織女星(Vega)撞在一起試試看。所以,天文觀測就成為了天文研究的唯一“實驗”。而天文觀測中,光,是最重要的訊息來源。

適逢今年是國際光之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Light),今次就以光來作題目吧。

光,到底是什麼呢?

物理之中,光有個“術語”叫做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是原子(Atom)之中電子(Electron)活動的產物,內裹包含很多東西。

第一樣電磁波是無線電波(Radio Wave)。無線電波我們主要使用於通訊,譬如收音機訊號、電視機訊號。

第二樣是微波(Microwave)。日常生活也經常用到,例如各位家中、辦公室都用的微波爐,就是最直接使用微波科技的電器。另外,一些遠程的通訊也會使用微波通訊。

第三種是紅外線(Infrared)。紅外線主要用於醫療和短程通訊。例如大部份的電視遙控器都是使用紅外線發送訊號、又或者有些按摩椅的針灸功能也是使用紅外線的。

第四種是可見光(Visible Light)。人眼只對這一範圍的電磁波有反應,所以就叫可見光,亦即大家平時所見到不同顏色的光線。

第五種是紫外線(Ultraviolet)。作為女仕的天敵,其實紫外線還是在不少生活的範疇起到作用。例如紫外線治療、科學鑑證、消毒等等等等⋯

第六種是X光(X-ray)。主要用於醫學上。

最後,是伽馬射線(Gamma Ray)。這是一種能量極高的電磁波,一旦被照射,身體細胞的DNA會被破壞,對身體造成傷害。不過幸好伽馬射線普遍存在於宇宙之中,並且不能穿透大氣層。而且,現在有醫學研究在探討伽馬射線對癌症治療的效用。

這幾種電磁波按次序排列起來就叫做電磁波譜(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電磁波主要有兩種表達方法,波長(Wavelength)或頻率(Frequency)。波長越長,頻率越低;相反波長越短,頻率越高。頻率越高,能量就越高。即是:無線電波的能量最低,伽馬射線的能量最高。

因為不同的天體會發出不同的“光”,所以整個電磁波譜都被天文學家利用來觀察宇宙,於是天文界有不同的天文學“派別”,容後細述。

當然,傳統天文學主要是研究可見光的。當時的天文學家發明了一個量度星光的方法:星等(Star Magnitude)。

其實,一般日常生活我們已經在用另一個量度單位:lux (單位:lx)

譬如:夜間被街燈照亮的環境約為20 lx、家中開了燈約300-500 lx、電視螢幕約500-900 lx。

但是,如果天文也用這個量度單位就有問題了。太陽的光度是128000 lx、織女星約0.000002 lx、天王星則約為0.000000008 lx。

大家看到吧,要是用lux的話,記數位也記死了。那有沒有一個方便一點的方法呢?那就要去請教數學家了。

數學之中就有一個這樣的工具,就是你小學中學時學過,但又經常埋怨沒用的log了。

log10是1,log100是2,log 1,000,000,000是9,log0.1是-1,log0.0000001是-7⋯所以log是最能簡單又有效地表達相差很遠的數值的。

於是天文學家就發明了使用log做計算的星等,當時為方便,決定用織女星為參考,訂為0等星,星等的數字越大,亮度就越小;如果比織女星亮,就以負數繼續排列下去,例如天狼星是-1等,即比織女星亮。這樣的話:太陽成了-26等、滿月約為-12等、天王星約為6等⋯

在這把尺底下,星等相差6等,光度就相差100倍。

而現代天文之中,即使我們使用可見光以外的電磁波觀測天體時,我們也可以用星等去排列不同天體。

夜空之中,光度不足的天體有很多。天文學家概括以6等星作為人眼的極限,再暗的星就不太可能單以肉眼看得到了。當然實際的情況因人而異,你要說你能看到10等的星我也不會懷疑⋯不過閣下看看眼科醫生比較好,靈魂之窗哦⋯

可惜,即使大多數人眼能看到暗至6等的星,不過在城市之中,因為光害的問題,天空的背景大多被染至4等,甚至有時3等的亮度。於是,比天空背景暗的天體就不太可能用肉眼看到了。

所以,要保留這一個自然界的光舞匯演,就要減省不必要的燈光了。只要在夠暗的地方,你就會發現,宇宙其實在向我們訴說著許多故事了⋯

下一篇的光之年系列,我會寫一些關於光的故事。


2015年4月8日 星期三

月全食?我睇你唔到!

四月的天文大事,肯定非四月四日的月食莫屬。你又有沒有去欣賞呢?


最近幾天,天文界鬧得熱烘烘的,是在討論到底剛過去的月食,是不是月全食呢?

上圖是筆者於月食當日,晚上八時正,即預計食甚的一刻拍得的月面照。

大家看到在月球北面的地方還有一些光位,並沒有完全進入地球的本影之中。

為甚麼會有這個情況出現呢?難道天文學家計算錯誤了?

要知道是不是計錯了,先要知道天文學家如何界定本影和半影的位置。

之前的文章簡單解釋過月食的形成過程,有需要可以先看看。

一個簡單的物件投射出來的影區通常都很容易定義,地球、太陽、月球之間的距離都已經知道,而且各自的大小也已經量度了很多個世紀。只要簡單的三角幾何就可以計出本影、半影在月球軌道面的大小了。

不過,地球外圍擁有一個大氣層,那要考慮的東西就比較多了。

地球的大氣層大約可分為五層,由地面開始分別為:
  1. 對流層(Troposphere)
  2. 平流層(Stratosphere)
  3. 中間層(Mesosphere)
  4. 熱流層(Thermosphere)
  5. 外氣層 (Exosphere)
天文學家相信大氣層最底下的三層的雲、大氣微粒和污染物會把大陽光阻隔、折射, 因此,當地球的影投在月面上時,會比沒有大氣層的地球大一點。


這個現象其實早在17世紀已經被Phillippe de La Hire發現,而且很多天文學家都量度過這個本影的放大率。後來Jacques Cassini, Pierre Charles le Monnier, Tobias Mayer, Guillaume Le Gentil, Johann Heinrich Lambert, Johann Heinrich Mädler, Johann Friedrich各得出不同的放大率,數值由0.8%到3.5%,於是定了它們的平均值2%。現代的業餘天文學家亦一直有在計算這個本影放大率,數值都在2%附近。
法國天文學家André-Louis Danjon則不太認同這個只簡單將本影和半影放大的理解;他覺得應該將大氣層一部份加到地球的大小當中,就好像放大了地球一樣。於是半影和本影的放大率就變得不一樣。用Danjon的方法計算到的本影放大率會得出1%左右。

天文學家主要仰賴兩個機構的計算:
  1. 英國的航海天文曆編制局(Her Majesty's Nautical Almanac Office),美國海軍天文台用的是相同的計算方法。
  2. 法國國家曆法局(French National Almanac Office),美國太空總署(NASA)用相似的方法。
英國航海天文曆編制局把這個放大比率定為2%;而法國國家曆法局則使用Danjon的計算,把放大率定在1%。兩種計算方法之下得出的2015年4月4日全食時間(食既到生光)分別為12.2分鐘和4.7分鐘。

但大氣層的放大率受到大氣的密度影響,折射率亦會有不同。大氣之中的雲量、氣壓都會影響折射率。而且大氣層亦會把半影和本影的交界模糊掉,所以要一槪而論到底放大率要加到多少是很困難的。

現在大氣層對本影放大的現象還沒有一個肯定的解釋,但一篇在月食前一天的文章出現在我腦海之中。

一位芝加哥的業餘天文學家Curt Renz認為,兩個方法都沒有考慮到地球並非一個完美的球體(Perfect Sphere)。

地球不是一個完美的球體其實不是新聞,它兩極的距離和赤道的直徑是不一樣的。兩極的距離比赤道的直徑少了21公里,這相比地球的平均直徑12741公里顯然是少得可憐,所以一般我們在計算月食是偏食還是全食一般都不用考慮。不過,今次的月食有點不同。
美國太空總署的計算

美國太空總署的計算中,我們看到月球只是剛剛好完全走入地球的本影區。而且剛好就在地球本影北極的位置,即是地球"扁"了的地方,於是這21公里的距離可能就足以左右大局了。

所以,要決定月全食、月偏食的條件都有很多隨機或還未清楚的因素,這都要依賴我們不停進步,優化我們的計算方法。下一次天文學家成功預測一個天文現象時,我們應該要更加欣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