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6日 星期五
二十四節氣-驚蟄
今天是三月六日,驚蟄。
以立春為首,驚蟄是中國農曆24節氣(Solar Term)之中的第三個節氣,就趁此機會介紹一下中國的24節氣。
蟄,有藏的意思,驚螯的大意就是指冬眠的動物被驚醒了。每年的三月五日或六日就是驚蟄。
驚蟄當天,太陽走到了黃經345度的位置。(黃經:Ecliptic Longitude,以太陽在天球上的軌道訂立的經度坐標。)華中地區氣溫會迅速回升,出現強烈大氣對流的機會亦會增多,而較易出現雷雨天氣。到了這天,黃河流域附近地區一般已進入春耕活動。
中國以農立國,故中國人對氣候特別關注。於是,中國人的曆法中訂立了24個節氣來幫助農民知道季節更替的規律以決定耕作的時機。
據說中國在商朝時已訂立了4個節氣,每個節氣相隔約90日,以日夜長短定名為:
夏至(Summer Solstice):一年之中日照最長的一天。
冬至(Winter Solstice):一年之中日照最短的一天。
春分(Spring Equinox):冬至之後日夜時間相同的一天。
秋分(Autumn Equinox):夏至之後日夜時間相同的一天。
可能有人會問,那這四個節氣就是由太陽的位置來定的了?可中國古人不是用陰曆(Lunar Calendar)的嗎?
其實,稱為農曆的中國曆法並不是純陰曆,而是同時以太陽和月亮的位置制定的陰陽曆(Lunisolar Calendar),所以節氣的日子不是跟踲陰曆中的日子,而是和陽曆中的日子有關。有機會,我會在往後詳論。
到了周朝,在每個節氣之間等分成兩分,於是多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四個節氣。
而有記錄最早記載24節氣的,應數西漢初《淮南子‧天文訓》。這多出的十六個節氣就是再把八個節氣之間的時間平分為3等分,譬如春分之後約15天訂清明、再15天訂穀雨,再15天又回到立夏,如此就成了中國沿用至今的節氣。
所以,以現代天文的說法,每個節氣之間其實就是太陽在黃經走了15度的時間。24個節氣後,太陽走了360度,就回到天球上原來的位置了。
漢武帝時期《太初曆》中規訂,每一個月之中必須有兩個節氣,第一個稱為節氣(或稱節),第二個稱為中氣(或稱氣)。但因為月球圍繞地球的公轉周期少於三十日,所以並非每個農暦月都可以包含兩個節氣,《太初曆》中就規定無中氣的月份就稱為上一個月的閏月,於是便出現我們經常聽到的閏月了。
這24個節氣其實是反映了黃河流域一帶的氣候和寒暑變化;區分為:
寒暑變化: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氣溫變化: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
降雨量: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農業或物候:驚蟄、清明、小滿、芒種。
其實除了24個節氣之外,還有比較少人聽過的72候。《逸周書》記載,在每個節氣之間的15天之中,5天為一候,通稱初候、中候和末候。唐代《宣明曆》記載了每候的特點,稱為候應。不過中間包含了不少民間迷信,而且對物候的描述也不太凖確,所以沒有被廣泛應用。
正好今天是驚蟄,就以驚蟄的候應作為例子:
驚蟄:初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
所以,24節氣其實是反映了太陽對地球上黃河流域一帶的物候寒暑變化的一個指標。以後,除了記得驚蟄是民間迷信打小人的習俗時間外,也要知道這一天其實代表了生機盎然,萬物始動的日子了。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